0275.对症下药(求全订求月票)-《女帝背后的男人》


    第(1/3)页

    吴琼很快就将辽东一事与武稚商量了一番,武稚现在和吴琼是隔一天互换一次身体的状态,那对于吴琼提出去辽东的想法,也是眼前一亮。

    她本身就是干什么事情都想着亲力亲为的性格,自然是一拍即合,两人只商量了半天,便决定让吴琼带着锦衣卫精锐,带着李长苏一起前往辽东,以解决辽东之事。

    吴琼那边很快就带着武稚的圣旨出发了。

    提到辽东,大部分人的反应大概就是辽东半岛那一块,但其实历史上的辽东,除了辽东半岛,还有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候,裴矩、温彦博等大臣就曾经说过“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主张收复对辽东的主权。

    只不过现如今,辽东地区,基本上全在高句丽人的手中,虽然高句丽人早已汉化,与汉人差异极小,但毕竟还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概念这个念头也并没有被提出来,所以大周以往与高句丽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并不少,周太祖时期宣平年间,还曾经有过规模不小的战争。

    现如今,大周与高句丽已经达成同盟,这一块地方的气氛才算是缓和了不少。

    只是随着头曼单于大败于武功山,他在草原上的威望一落千丈,不少原先臣服于他的草原部落,现在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甚至还没有入冬,便已经开始袭扰起了辽东,也就是所谓的打秋谷了。

    郑国公来到幽州已有一月有余,幽州距离辽东极近,地理位置优越,又有前朝挖通的京杭大运河,利用水运,稳坐整个北方的核心位置。

    想要经略辽东,必经略幽州。郑国公选在幽州坐镇,也便是这个道理。

    此时秋收已过,郑国公开始收拢河北各州道的府兵,以及各地粮草,一方面趁着农闲时候操练府兵,一方面也是为了不时之需。

    事实证明,郑国公的一系列操作,还是很明智的。

    他才刚到辽东不久,整个辽东就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失去了头曼单于的控制,为了能够让本部落的人在冬天不至于饿死,那些离得辽东稍近的游牧部落,那恨不得把家都给安在辽东。

    这时候的辽东,又没有明朝那时候的堡垒群,那不是来去自如,跟自己家粮仓似的。

    可以说,高句丽那边都已经头皮炸裂了,已经屡屡发来求救信,希望大周早日出兵,履行盟约,顺便把辽东十城拿走。

    郑国公确实是有兵力可以出兵帮忙,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忠实的执行了天子的命令,那就是暂时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同时从市场上联络商人,收集各种粮草,物资,除了陶瓷,茶叶,布帛等等这些草原游牧急需的物品,甚至还有武器铠甲!

    不过眼见着高句丽好像快要撑不住了,郑国公也开始犹豫了起来,天子的意思,可是让高句丽和匈奴保持均势,互相消耗,若是高句丽撑不住,对于大周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几日,那些将军大臣们,与郑国公军议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提议,出兵辽东,帮助高句丽稳住局势,顺便拿回辽东十城。

    甚至连李广胜,也多次提议说道:

    “国公,此一时彼一时,夏天我们所议军略,自然是以最小的代价,拿住辽东十城,让高句丽与匈奴互相消耗,但眼下情况显然已经不足以保持均势,我以为,还是打几仗,暂且稳住辽东局势再做打算比较好。”

    郑国公也有这个意思,不过就在郑国公打算出兵辽东,帮高句丽一把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长安那边,把吴指挥使派来了,甚至还带来了天子的圣旨。

    圣旨内容并不复杂,一来勉励一下郑国公,领兵有方,沉着冷静等等,虽然一仗都没打,但圣旨那意思好像就跟打了大胜仗一样。

    然后就是说军权依然是郑国公领导,吴指挥使是作为钦差大臣,从旁辅助,挂副帅。好家伙,那不是傻子,都知道,吴指挥使直接钦差大臣的身份都给套上了,即便是副帅,那肯定也有很大的决定权。

    “臣领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