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负荆请罪-《崇祯十五年》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殿下,火器厂搬迁之事,奴婢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只要镇虏厂那边腾出地方,奴婢这边就可以开始了。”快到火器厂时,褚宪章小声道。

      朱慈烺摇头道:“先不着急,等几天再说。”

      魏藻德的事情还没有解决,火器厂和镇虏厂合并之事,暂时还无法进行。

      火器厂。

      掌厂太监刘若愚在火器厂门前迎接,虽然已经六十岁,头发斑白了,但腰板笔直,精神矍铄,见到朱慈烺之后,无论叩拜还是说话,都是神采奕奕,中气充足,一点都不似老年人。

      见师傅如此,褚宪章非常欣慰。

      上一次到火器厂视察时,朱慈烺给火器厂派了三项任务。

      枪管打造、铁脱硫、还有铅弹的光滑处理。

      时间短,三项任务都还没有太大的进展,朱慈烺不着急,任何的进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勉励了工匠们一番后,朱慈烺去到后面的密室,和刘若愚商量“手榴弹”的研发。只他们两人,连田守信褚宪章都被排除在外。

      比起那三项任务,手榴弹的研发更重要。

      因为火器厂的工匠们有制作“万人敌”的丰富经验,所以手榴弹的研发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手榴弹说白了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万人敌,泥皮换成了铁皮,难点在如何保证引信在投掷过程中不会熄灭。

      万人敌是圆形的,刘若愚和工匠们商议的原本也是要把手榴弹做成“万人敌”的圆形,但朱慈烺有不同意见,他建议改成了手掌大小的圆柱形,长度是现代手榴弹大小的两倍---圆柱形好把握,不至于脱手,至于加长一倍是因为这时代火药威力不能和现代比,唯有加大弹体,多装火药,才能保证爆炸的威力。但不能安装木把,有了木把,投掷飞行速度过快,引信容易熄灭。

      铸造弹体并不难,关键是装填火药之后的封装,尤其还要留出一个小孔塞放导火线,如何保证手榴弹的密封性,对工匠们是一个严峻考验。

      商议完成,朱慈烺问:“刘公公,手榴弹的样品,什么时候可以做出来?”

      刘若愚沉思道:“大约需要十五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