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阉党不能倒-《气吞大明》


    第(2/3)页

    崇祯没有理会一心想辞官的冯铨,目光都在周延儒身上。

    要说这位,确实有才华,连中会元与状元,朝野风评极好,但后世的品性,又真的很不堪。

    周延儒是第一次见崇祯,虽然躬着身,低着头,但一直悄悄打量。

    继位不到一个月,就将朝局牢牢控制在手中,这份手段,先帝是比不过的。

    ‘他应该是要剪除阉党的,我要怎么做才能立下大功,晋位入阁……’周延儒神色不动,默默的想着。

    “周卿家,你对朝局怎么看?”突然间,崇祯的声音,仿佛在他耳边响起。

    周延儒连忙起身,抬起手,余光扫了眼冯铨,故作沉思片刻,道:“回陛下,臣认为,朝纲不振,国政败坏,皆因党争而起,臣建议,严禁结党,肃清吏治。”

    冯铨端坐着,面无表情。对于周延儒的话,没有一点反应。

    这种场面话,谁都会说,大明朝野说了几十年了。

    东林人说了几十年,反而一度成了大明最大的朋党。

    崇祯微笑,道:“卿家继续说。”

    周延儒没想到冯铨会与他一同来,心里有些顾忌,转变了想好的措辞,道:“陛下,朝臣结党,必然绵延地方、边关,朝廷内斗如火,地方、边关内讧如潮,无休无止,坏于朝政,苦在百姓!臣认为,我大明之险要,不在外,而在内。吏治清则国政明,国政明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天下定……”

    崇祯一直保持着微笑,心里已经听明白了。

    周延儒的话,十分具有迷惑性。这一大堆看似句句在理,实则都是废话,没有一点具体办法。

    “有理,卿家继续说。”崇祯脸上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趣。

    周延儒也不怵,继续道:“陛下有中兴大明之志,臣十分信服。在臣看来,须有三点,第一,吏治清明。其二,大政统一。其三,用人得当。”

    “说说第三点。”崇祯顺手拿过茶杯,一副要长谈的模样。

    冯铨有些坐不住了,他并不在乎周延儒说什么,朝臣说大话是基本能力,问题是,他是来当面致仕的,可不想枯坐的陪着。

    可他又不能强行插话,只得强按耐心的等待机会。

    周延儒见崇祯愿意听,心里还很高兴,便道:“陛下,自万历三十年以来,内阁腐朽,酣斗不止,六部随声应和,言官闻风而动,国政莫不在纠结在败坏,民心士气不断损耗,长此以往,必是大祸,不可不防!”

    崇祯喝了口茶,道:“卿家继续说。”

    周延儒长篇大论了这么多废话,眼见崇祯没有表示,余光又瞥了眼冯铨,面色坦荡又果断的道:“陛下,吏治,臣请从内阁开始。”

    周延儒在京这么多天,一直在研究朝局,或者说,在揣摩崇祯的心思。

    自从黄立极、崔呈秀被崇祯勒令闭府自省,他就断定,阉党不可长久。这一句话‘从内阁开始’,是他笃定的崇祯心思,也是试探的第一步。

    崇祯慢悠悠的放下茶杯,看向冯铨,道:“冯卿家,你认为呢?”

    冯铨连忙站起来,抓住机会的道:“回陛下,臣庸碌无为,自请辞官,退位让贤。”

    崇祯看着他,笑着道:“谁不知道,冯卿家与周卿家是好友,周卿家的话,能指的是冯卿家?”

    崇祯不动声色将冯铨挡了回去,又看向周延儒,道:“周卿家指的是谁?”

    冯铨嘴唇动了动,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周延儒则有些紧张了,见崇祯问的直接,他心里犹豫一番,还是暗自咬牙,脸上沉色慨然的熬:“陛下,首辅黄立极,昏聩无能,位居首辅,未闻能事,臣请罢黜!”

    崇祯眉头一挑,这周延儒还真敢说啊。

    崇祯看着周延儒,倒是没料到他这么敢说,再次拿起茶杯,又看向冯铨,道:“冯卿家怎么看?”

    阉党内部,以冯铨,崔呈秀等人为首,极力想要搞掉黄立极,取而代之,这不是什么秘密。

    冯铨神色有犹豫一闪,道:“回禀陛下,元辅,还是忠心耿耿的。”

    冯铨这话,说的就很有艺术了。

    崇祯喝了口茶,点点头,道:“二位卿家的意思,朕明白了。周卿家是第一个在朕面前直言不讳的,朕很欣慰。内阁还空缺两位,嗯,周卿家刚刚复起,不宜过急,朕给周卿家留一个位置……”

    周延儒心头是又惊又喜,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年轻的陛下这么直接!

    但他脸上不动分毫,抬起手,道:“直言君上,无所隐晦,臣之本分。”

    崇祯目光在周延儒,冯铨脸上来回扫视,旋即就笑着道:“这本分二字,周卿家说得很好。嗯,工部的杨尚书目前忙着整修河道的事,周卿家明天便可去工部上任,二位卿家仔细商讨,拿出一个方略给朕看。”

    “臣领旨。”周延儒说道。他面容堂堂,举止有措,给人就是那种正直忠勇,能臣干吏的模样。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会被他给迷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