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女帝说完这些,就示意他有些累了,大家伙可以出去了。 虽然一开始她的计划是和这些大儒好好的商量一下关于她刚刚得到一些治国之策。 但是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将一切都打破了,甚至将她准备派去南面增援的军队也拦了下来。 郑卿啊,你是真有本事啊,可是我家的大夏已经腐烂太久了,我真是害怕你这一把大火,在他重新吸收养料之前,就直接把他烧成灰烬啊。 而此时刚刚赶到宫门外的李援公公,也看到了刚刚走出来的郑秀,立刻上前两步问道。 “郑大人,这又是怎么了啊,还没有三天呢,怎么就又搞这种大动作啊。” “百姓们没见过什么世面,老是这样的话,他们都快要吓死了。” 看着忧心忡忡的李援,郑秀一时之间甚至还有些感慨。 朝廷之上的衮衮诸公,可能还不如一个太监在乎大夏的百姓吧。 要不然这量具之事,只要有一位官员上心一点,又怎么会埋下这二十年的祸根。 “李公公,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觉得最适合的人手就是你们了。” 郑秀一边跟李援解释,一边朝着工部走,事情从工部而起,自然也有最多的线索。 随着郑秀的解释,李援逐渐明白了这一切,而明白的越多,他也就越是咬牙切齿。 因为他是从老百姓里面过来的,所以他最知道老百信们在乎什么。 不要说没有能力的大老爷们最喜欢谈论几个国家之间形势。 那是因为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国际形势,都有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起惊涛骇浪。 之前大乾帝国打仗,粮食吃紧,就开始四出高价收粮,把周围只要能够搜集到的粮食都搜集了一遍。 可是那些地里刨食的农民就为了多赚那么几文钱,有不少都饿死在了那个冬天。 哪怕朝廷已经加紧赈灾,又怎么能够挽救所有呢? 更何况这些量具涉及到的是百姓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受影响。 用被磨薄了的铜钱去买不足一石的米,只要完成一笔交易,大夏就被坑了两次。 问题是这一笔交易还合情合理,任何人都查不出什么。 就像是吃大锅饭的时候,你明知道有人在用筷子越过锅去从你的碗里面夹肉,你却还只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第(2/3)页